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作要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于2018年2月启动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以下简称“新国标”)修订工作。


    近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清勤在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青年委员会暨第十届绿色建筑青年学术论坛上,阐述了新国标修订思路和工作进展。


创新指标体系,符合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目的

    ☞从百姓视角设计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凸显安全、耐久、便捷、健康、宜居、适老、节约等内容

    ☞凸显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


重新定位评价阶段,确保绿色技术措施落地

    ☞绿色建筑的评价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后进行

    ☞取消设计评价,代之以设计阶段预评价

    ☞促进绿色技术措施落地,提高绿色建筑的运行实效


增设绿色建筑等级,扩大绿色建筑覆盖面

    ☞与国际接轨,增加基本级,分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合理设置评分项条文,提高评价标准易用性

    ☞聚焦主要绿色技术,减少总评分项的条文

    ☞提高条文的可操作性

    ☞取消不参评项,只设置得分或不得分两类


扩展绿色建筑内涵,与建筑科技发展相适应

    ☞拓展绿色建筑内涵(耐久、服务、健康、宜居、老龄化…)

    ☞汲取建筑科技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理念(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健康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BIM应用…)

    ☞探索新时代绿色建筑发展新要求


提升绿色建筑性能,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更新和提升建筑在安全耐久、节约能源等方面的性能要求

    ☞提高和新增对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健身设施、垃圾、全装修、适老适幼、服务便捷等以人为本的有关要求,多途径、多角度提升绿色建筑整体


性能,全面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的发展

    ☞原“四节一环保”框架调整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安全耐久、5服务便捷、6舒适健康、7环境宜居、8资源节约、9管理与创新

    新国标征求意见稿将于九月底对外发布。